[学术系列讲座]之八
中国眼光:美国街头音乐及其社会文化
时间:2009年11月28日 下午 13:30——15:30
地点:金沙9001cc诚为本育英图书馆 罗山讲堂
主讲:洛秦教授
主持:李杰鹏
综述:刘晓燕
11月28日下午1点30,上海金沙9001cc诚为本博士生导师洛秦教授应邀来到金沙9001cc诚为本2009金沙9001cc诚为本艺术周,为师生们作了题为《中国眼光:美国街头音乐及其社会文化》的学术讲座。
洛秦教授从他的留美学习经历谈起,通过历经数年进行街头音乐的“田野调查”,用大量的实景图片和风格迥异的音响,给师生们展示了街头音乐这一西方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美国街头音乐是一种音乐文化活动的存在方式并被社会普遍接受,人们不仅给予它在地域概念上的空间范围,而且还给予它在心理意义上的人格尊重、文化价值上的认同、理解和欣赏。洛秦教授对街头音乐进行的学术研究,填补了我国当代音乐学研究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民族音乐学是一种观念、一种思维和一种思想。洛教授的讲座自始至终贯穿的思想是:理论叙事化,叙事中阐述道理。他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于美国街头音乐考察的缘起以及创作思路、具体策略。“在华盛顿大学读书的三年里,几乎天天走过大学街,每次都能看见这位面容慈祥、衣装整洁的老年黑人在演奏,他深沉略带悲哀的弹唱总让我慢下脚步,总打算买一盘安放在吉他盒中的他演唱的音带,可每次随着尽管放慢但依然匆匆的脚步,我对自己说,下一次吧。一天,又是大雪纷飞,邮差还是依然送信。来信中有一本半年刊的华盛顿大学校友会的杂志。随手翻了一下,一条消息和附着的一张照片让我惊愕、后悔以至湿润了眼眶。消息说,‘照片上那位每日在大学街上演奏的黑人乐手不久前自杀了,原因是再也不能忍受寂寞。死时穿着一身整洁的衣服,没有家属,只有吉他陪伴在身旁。’”
洛教授对于美国街头音乐的研究建立在虽然漫长、艰苦,但是充满惊喜和发现的“田野调查”基础之上,他先后驱车环游美国两次,从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出发,途经迈阿密、新奥尔良、德克萨斯、洛杉矶、旧金山,足迹遍布美国五十个州中的三十四个州。洛教授讲座的大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美国街头音乐的地图:
一.西海岸街头音乐活动的大本营——公众集市中心
二.一种特定社会群体的默契和规范
三.街头音乐活动是一种生活经历
四.从音乐、计算机走向人类学
五.仅仅是为了钱?
六.“佛心无处不在”——什么都是乐器,什么都是音乐
七.“Apostles”再生——黑人无伴奏五重唱组
八.排箫中的社会学
九.爱尔兰祖父的愿望
十.间奏曲
十一.“五指钢琴”
十二.爱尔兰竖琴声中的故事
十三.黑人鼓点里的种族怨恨
十四.美国大学生的摇滚认识
十五.白天是为了爱好
十六.地下和地上的“舞台”
十七.美国街头音乐大本营之一大学校园
十八.美国街头音乐大本营之二地下铁
十九.美国街头音乐大本营之三来自东方的声音
二十.美国街头音乐大本营之四演奏执照
二十一.真正的生活的诗人——自由音乐家彼特的故事
二十二.印第安人的羽毛和舞蹈
二十三.新奥尔良:“鬼火”和爵士的故乡
二十四.重返西海岸街头音乐活动的大本营
洛秦教授以其渊博的音乐文化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感染了在场的每位听众,整场讲座气氛热烈,大家不时报以热烈掌声。讲座自始至终都充满了一种人文关怀,他走过很多地方,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人,当然也经历了很多故事。
故事一:有一回,我见到兄妹三人用小提琴演奏苏格兰民歌。从和他们的母亲的交谈中了解到,三个小琴手从小跟随外公学拉小提琴。外公只是一个乡村乐手,不过,大家都称他为“音乐家”。他很得意大家给他的头衔,因为他非常喜欢音乐,尤其小提琴。年轻时,他还自己制作小提琴。外公常对外孙们说,希望他们将来像他那样,大家也都叫他们“音乐家”。他们住在离西雅图有相当远距离的一个叫安纽克劳的小城镇上。我问这位母亲,他们从那么远的路来这里拉琴是为了挣钱吗?她回答:“不是。我只是想让大家听一听,苏格兰民族有许多很好听的音乐。我们移民来到美国这个美好的国家,愿意和大家分享那些动听的旋律。另一方面,让孩子们认识到,外公教给他们的音乐是他们的骄傲,因为大家听了他们的演奏,都会称他们为‘音乐家’,这就是他们的外公所期待的”。从这位母亲和三位小小街头音乐家身上,我看到的是一项特殊的教育方式在萌发、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继续、一种宽宏而真诚的人文精神在蔓延。
故事二:在纽约地铁里,我还看到了另外一些我们中国读者更关心的场面。一天,我到哥伦比亚大学去,在那个地铁站下来。一下车就听到一个让我惊奇的音乐声。三步并成两步地上前去一看,果然是我们的同胞在演奏扬琴。忘了当时演奏的是什么曲子,我记得自己很激动。以前,有关我们大陆的音乐家在纽约生活的情况听到过不少。其中一个内容就是说有一些我熟悉的人或同事、同学在地铁演奏。所以,很希望能亲自了解一些情况。那天竟然遇上了。虽然不是熟人,但是,的确看到了同胞在地铁里演奏。于是就上前去交谈,问问同胞对在地铁里演奏的感觉和对这样的“美国生活的感受。这位同胞很爽快,他说:我觉得很好。原来是有过面子问题,因为在国内时我是专业剧团的演员,是艺术家,很有社会地位。现在要来美国街头和地铁卖艺,放不下面子。后来由于要生活,逼着自己来演奏。其实远不是我们在国内想象的那样。美国的哲学就是要劳动,要自食其力。幸福发财和潦倒贫困都在于你自己。《国际歌》说‘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说的是对的。美国人很尊重我,也喜欢听我的演奏。他们喜欢听东方异国情调的音乐。所以收入不错。我很感谢他的这些话,问是否可以将他真实姓名写进文章里。他犹豫地说:“在美国没什么,因为大家都了解这里。但是,在国内就不一样了。国内的家人、亲戚和朋友们不了解美国,对许多事是不能理解的。我不想让他们因为误解而担心。”我说绝对尊重他的意思。
故事三:彼特是我在肯特大学读书时的邻居,但我一直都不知道彼特是一个音乐家。有一天,我的车钥匙和房间钥匙被锁在车里,彼特就主动来帮我,就这样我们熟悉了。我们的交谈是从他的车开始的。他花了一百元买了一辆报废了的车,彼特是一个机械师,在大学读的是机械专业,是修车好手。这辆具有个性的面包车是在他的手中起死回生、重新装扮的。从他的车子、他的打扮,以及平时对他的印象,不觉得他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阶层之士。所以,我小心地问他从事什么职业。彼特说在餐厅做零工。我有点不理解。他说说来话长,建议上楼去喝杯啤酒,一进他的房间,一下被他的吉他、谱架、唱片和房间里的特殊的布置惊愕了:我竟然没有发现,看上去邋遢的彼特是一个生活在如此富有情调和充满想象空间里的艺术家。非常腼腆的彼特喝了啤酒后,开始讲他的故事。他大学毕业后,去了底特律——— 汽车工业城,有一份收入像样的工作。不久,就和一位比他年长的女子结了婚。由于年龄的差别,更由于彼特将所有业余时间都用于学习和演奏音乐,精力不在公司工作上,一直得不到加薪,两年后,婚姻离异。彼特在纽约生活过,还去过新泽西,半年前来到了这里,加入一个朋友的乐队。凭他的技术,找一个好收入的工作很容易,但是,他不愿意,因为全日制的工作让他没有时间练琴、练唱和作曲。他目前经济有点拮据,所以只能开几乎天天要修而且时时会死的车。他很喜欢这把吉他,但是眼下付不了六百元买下来,只能先付五十元的押金借用,再慢慢筹资来付余款。我听了有点难过,说可以借钱给他。彼特说,谢谢,他从不向别人借钱。我建议他去修车行工作一段时间,因为这工作很赚钱。他说,修车行需要固定工作时间,他常要外出演出,这样没有规律的生活会影响修车行的经营。所以,他现在为了保证能演奏音乐,就找一些时间灵活的餐厅工作,只要不饿肚子就行了他在街头演奏,在酒吧演奏,也在为爱滋病募捐义演中演奏。靠这样的生活方式支持着他对音乐的热爱。我要求他演奏一曲。彼特弹着琴,演唱了一首他作词作曲的歌。这首歌是献给他的女朋友,一位非常贤惠美丽的中学教师的。最后,我问,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是怎么想的。彼特轻声地回答说:“我想为自己生活。钱财都不是我自己的东西,只有我的感情和音乐才是真正属于我的。对人生没有特别高的要求。只希望,有一天我离开人世,别人说,彼特是个好人。”
讲完这些故事,洛教授说:“说过这些故事,我们应该这样来看待问题:学术是人创造的,学术是人的学术,因此学术应该是人性化的。”整个讲座过程,洛教授娓娓道来,激动处,他随手在桌子上敲击,伴随茶杯相互碰撞的声音,为我们演奏了一小段打击音乐。洛教授用他特有的表述方式,让我们真切的认识了美国街头音乐以及其背后的美国文化。
洛教授在他的文章中说:“信仰是没有功利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不是祈求天上掉下来一个百万元六合彩的,也不是以信仰作藉口来逃避什么的,而是内省的,自尊自爱的,有朴素心怀和高贵品格的,而且又是以平平常常的言语和行动表现出来的。”
“人是很奇怪的。当他没法了解一件事时,会觉得遗憾;然而,当他了解了它比较多之后,会觉得更是感慨。就像街头音乐,它从来没有被人认真注意过。或者心情好时的游客把它作为 “景观”,或者不少人将其看作是“乞讨”行为,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认识了。即使在美国,也从未有过谁来认真地看待过这个有意义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人们只注意那些“精英文化”或“古典艺术”,但对这“文化”或“艺术”背后的“土壤””和“营养”却是视而不见的。所以,我说是“感慨”。其实,我们现在的古典音乐有许多是受益于街头音乐的。海顿自己就说,他早年常常与街头的音乐家们一起在街道或广场奏乐,这样的经历对他后来的创作带来了无穷的音乐源泉。今天被看作是古典音乐的爵士,在当年也只不过是黑人街头的奏乐。它的发展和动力造就了格什温这样的大师,爵士的魅力开创了新一代的古典风格。它们的根在哪里?就在象我们感受到的这些民间、街头的艺术土壤里。”
洛教授经过几年的考察,积累了大量的图像、音响资料,有一个强烈的体会:街头音乐活动,不只是音乐活动,而是一幅人的生活和心灵的写照,更进一步思考,它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音乐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洛教授用理论叙事化的方式,在2001年写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讲座的最后,洛教授语重心长的说:“做事要先做人,要成为一位真正的学者,仅仅掌握知识、通晓学科、认识一定时期的人文精神还是不够的,他应该从心灵深处来认同、体验所接触的人和事,从理性的理解进入到感情的沟通。”
洛秦教授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渊博的音乐文化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用一种特有的、充满人文色彩的表述感染了在场的每位听众,整场讲座气氛热烈,讲座的最后,大家对洛教授报以热烈掌声。洛教授对于现场同学的提问给予很高的评价,说这是他见过的反响最为活跃的一场讲座。
提问部分:
昌桂文:研究街头音乐的学者会经常接触到一些悲惨的故事,这会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洛 秦:当然会有触动,我也有过这样的体会,比如我看到黑人街头音乐家自杀的消息。但是心灵上的悲伤不会太多,因为还是愉快的体验比较多,美国街头音乐还是欢快的乐曲比较多。而中国的街头音乐大多以乞讨为目的,曾经有人建议我做中国的街头音乐,我觉得很有难度,主要是因为中国街头音乐的演奏水平不是太高,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从事街头音乐是很低贱的事情,而且这里边凄惨的事情就比较多了,所以我不打算做这个事情。
李红春:您作为一名学者,您对“原生态音乐”怎么看待?作为期刊编辑,您怎样看待质量和市场的关系?作为教师,面对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睛,您觉得我们在大学里要学什么?
洛 秦:我想先回答你的第三个问题,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所面临的问题却是“我们要求学生的太多,学生想要的太少。”作为老师,我们身上有责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第二个问题,做期刊的编辑很难,质量和市场这两方面都要考虑到。但是可能现在大多数情况是看重市场比较多,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编辑,还是要以质量取胜。比如我们的杂志,一直坚持以质量取胜,所以我们的发行量在同类中相比一直是很高的,我们为学校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但学校每年只需要给我们补贴两三万块钱。这是一个多赢的事情,对期刊、学校、作者、读者都有好处。第一个问题,我想向你们展示一篇文章《我们应该站在哪里?》面对政府意志、族群意愿和学者意愿在面对原始文化的新生,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但是,抛弃了传统就等于抛弃了文化,抛弃了文化这些原始的文化也肯定会逐渐消失。当传统遭遇现代,我们应该站在哪里?文化和传统都消失掉了,但你说这几方面中,谁是错的?我也不知道。
金沙9001cc诚为本二年级学生:您刚才讲的美国街头音乐,您把它带到中国的目的肯定不是说仅仅是鼓励中国学生也上街演奏,而是唤起每个人的真诚的音乐心。我觉得现在社会把音乐阶级化了,您觉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怎么能保持一颗纯真的音乐心?
洛 秦: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作为艺术来讲,音乐是一种精神,而作为一种职业,它又是世俗化的。作为教师,教授给你的是一种技能,如果教师有心他还要教授你一些做人的道理。在我的学生中,每年我们都要有一次聚会,我总会给他们说三句话:第一句,为人至尚。做学问首先要学做人,我认为人做好了,大概学问也就能做好。第二句,业精于勤。无论你的起点怎么样,或高或低,都要勤奋。其三,团结友爱。作为我个人来说,除了教你知识,我会尽量教你做人。作为你们毕业以后,要面临很多复杂的问题,首先就是生存,你也会收学费,因为你是花了大量的金钱学来的知识。其他的,我认为应该尽量尽到做教师的责任。
李腾飞:您走过美国的很多地方,您看到的在美国最普遍为大众接受的音乐形式是什么?在美国从事街头音乐的人中,白人和黑人的比例是怎么样的?
洛 秦:在美国,最普遍为大众接受的音乐形式是流行音乐,而且很多音乐都是他们自己创作的。黑人和白人都有很多从事街头音乐的,在纽约从事街头音乐的黑人是很多的,这里边不存在歧视的问题。
建工学院学生:作为非音乐专业的人,应该怎样理解音乐?您自己有没有亲身尝试过街头音乐?
洛 秦:只要有一颗心,就能理解音乐。现在有一个很让人遗憾的现象,越是音乐专业的人,欣赏音乐都是关注音乐的结构、和声组织,很少注意到音乐带给人的心理感受。而越是不懂音乐专业知识的人,反而能注意到这些问题。所以你喜欢什么音乐就听什么音乐。至于我亲身尝试的街头音乐演奏,我有两段我参与演奏的录像,很遗憾现在找不到了。
商学院学生:您觉得我们会不会有一天在中国地铁里看到街头音乐?
洛 秦:如果你去美国的话,肯定有机会听到看到。在中国可能很难见到,因为传统观念给人很多束缚。